54岁老司机,三天没动静,车门缝里淌出浑浊水迹,苍蝇围着打转。
服务区报警那一刻,大家才意识到:这不是货坏了,是人没了。

车厢里55℃的闷罐,手机在脚边,钥匙离手只差几厘米。

他最后想干啥?

打火开空调?

还是给老婆回个电话?
没人知道,只剩一滩被蒸出来的“人味”提醒后来者:高温真能杀人。

跑长途的兄弟看完都沉默。

夏天跑广东线的谁没试过:发动机一停,车厢秒变烤箱;怠速开空调,油钱又蹭蹭涨。

公司催单、油价狂飙、服务区一晚停车费比住旅馆还贵,于是很多人干脆熄火硬扛。
扛得住是省钱,扛不住就像高师傅,把命留在方向盘底下。

家属赶到时,先哭,再发愁:车咋办?

这可是全家唯一的饭碗。

没人敢接,因为味儿太冲。
最后两个陌生司机戴着双层口罩、提着84消毒液连夜赶来,一边擦一边干呕,硬是把车和人一起送回安徽。
评论区有人骂:为啥不装驻车空调?

——一套正经驻车空调七八千,还得改电路,被抓到就算非法改装。

有人提议建司机驿站,可喊了几年,多数服务区还是只有一张长椅、一台热水机。
说到底,卡车司机就像隐形的搬运工,大家只关心快递今天到没到,没人问司机昨晚睡了几小时。


高师傅的遭遇把遮羞布扯了个口子:再贵的货,也填不上一条命。

夏天跑车的记得:命比单值钱,真热到头晕就进服务区,别心疼那点油钱。

实在没条件,备点藿香正气水、冰袖、大水壶,能续一秒是一秒。
至于我们刷手机的,下次看到大货车别只会按喇叭催,能让就让。
那辆车里可能是一个父亲在给孩子挣学费,也可能是一个高师傅在挣回家的车票。